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外交部关于出具涉外证明统一由法院或公证处办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3:58:28  浏览:95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外交部关于出具涉外证明统一由法院或公证处办理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公安部 外交部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外交部关于出具涉外证明统一由法院或公证处办理的通知

1973年11月29日,最高法院、公安部、外交部

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外事部门、中国红十字会:
关于出具涉外证明问题,过去曾有明文规定,统一由法院(或公证处)办理。其他有关机关、单位,只能向法院提供情况,不得出具证明。但据有关方面反映,最近不断发现黑龙江、吉林、广东等地有些要求出境定居或探亲的外侨(特别是日侨)和华侨、侨眷,从他们所在工厂、学校、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取得盖有公章的各种证明,寄往国外或外国驻华使馆。有的基层单位还直接向外国政府发函索要调查材料。这些随便索要和出具涉外证明的现象,对外将会造成政治上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给敌特和坏人提供伪造证件的方便条件。
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继续发生,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外交部1963年8月13日《复关于今后办理侨务各种证明问题》和1964年9月23日《关于严格涉外公证手续的通知》重新印发给你们,今后请严格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规定精神执行。这两个文件可转发到县以上的法院、公安机关和外事部门。此精神可传达到有外侨和华侨、侨眷的工厂、学校、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及掌管公章的人员。同时各地负责外侨管理的机构,应向外侨进行有关这一问题的教育,明确说明外侨在向外国驻华使馆提供证明手续,需要中国方面出具时,应由我法院(或公证处)公证后方为有效。对批准出境的华侨和侨眷,在发给出境通行证时应告诉他们,国内有关单位发给的结婚、离婚、出生、死亡、经历、学历等证明,需经当地人民法院(或公证处)予以公证,才能在国外生效。办理涉外公证业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应指定若干县、市、人民法院负责办理此项业务,并通知所属的单位。各地有关机关对申请办理涉外证明的我国公民也应按此精神进行教育。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销售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肥料产品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函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销售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肥料产品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函

农办政函[2011]14号


广东省农业厅:

你厅《关于〈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粤农[2011]59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中对生产、销售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肥料产品的行为一并进行了规定,因此,对于销售擅自修改标签内容肥料产品的行为,按照《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进行处理。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日

劳动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在工商联会员中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劳动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在工商联会员中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通知
劳动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工商业联合会: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
能力。”据此,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1991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中发〔1995〕15号),明确了新时期工商联的性质、任务、作用和职能。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统战性为主,兼有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同时,也是中国民间商会,是中国共
产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其会员对象主要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华侨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及部分乡镇企业,工商联承担着对他们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任务。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帮助会员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
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之一。目前,全国的工商联会员总数已有90多万。从发展趋势看,会员总数还将不断增加。
为进一步加强各地劳动行政部门与工商联的协作,更好地发挥工商联在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积极作用,现将在工商联会员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的制度,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这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要,也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各地工商联要配合劳动行政部门在工商联会员(包括会员企业的从业人员)中广泛宣
传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作用和要求,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会员培养实用人才,促进企业提高整体素质。
各地工商联要按照劳动部、人事部《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通知》(劳部发〔1994〕98号)和劳动部《关于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3〕134号)的精神,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会员企业从业人员经当地职业
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者,由劳动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统一的合格证书。
具备条件的工商联企业会员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承担鉴定工作。
二、各地劳动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工商联的教育培训事业单位为其会员举办的各类职业培训实体开展工作,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并提供服务。各地工商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培训规划,协调关系,推动实施,对其会员举办的职业培训实体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地工商联会员举办的职业培训
实体的开办、审批、撤销,按劳动部《关于印发<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506号)执行。
三、各地工商联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应继续贯彻执行“适应需要,发挥优势,联合协作,讲求实效,开拓前进”的方针。在加强业务、技术培训的同时,要把爱国、敬业、守法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的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计划,认真讲授。要勤俭办学,注重质
量,创造并保持良好的社会信誉。
四、各地劳动行政部门和工商联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研究问题,交换意见。有关会议可相互邀请参加,交流工作经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和工商业联合会要根据本通知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共同研究提出加强协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通知下属组织执行。有关开展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望及时报送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和
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



1995年12月21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